「對巴勒斯坦人而言,數百年來橄欖油一直是旅人的禮物、新娘的慰藉。秋天的餽贈、儲藏室的珍藏,還有家族的財富。」(頁85)首度遇見這段話是在約翰‧伯格《留住一切,親愛的》的引文,當下不知所以地生出莫名的感動,於是找來巴爾古提的原著《I saw Ramallah》(中譯:「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通讀。
這是一次不斷迴旋的閱讀經驗,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在記憶與願景之間,存在的不可承受之輕與歷史的不可承受之重在詩人的筆下交錯,時而低迴時而亢昂。掩卷,「是什麼讓靈魂失去了色彩?」詩人的問句一直在腦海裡迴旋,輕撫封面,凝視著書名和作者的名字,不知可以問誰:為什麼人們必須承受這巨大的流亡離散的苦?
【附錄:書籍資料及簡介】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和妹妹的女兒巧婷通話,得知高二的她跟著社團去當志工,問她有沒有找媽媽一起去,她說,不用,她一個人可以做我們所有人的份!忍不住失笑:「妳有三頭六臂嗎?」心裡覺得很欣慰,這孩子一直保有的純真令我疼惜。我自己因為長期伏案工作,平日四體不勤,加上腰椎及肩關節宿疾,無法提供勞務的援助,也的確希望她幫我出上一分力量。
歷史共業,無人可以自外。不能用力,但能用心。前線的缺席,以後方的支援來彌補。重建是漫長的過程,摒除無知和善忘,是重要的根本態度。身為一名教學研究工作者,關注、觀察、學習,我知道自己該做的事很多。例如:手邊正在進行「自然書寫」課程資料庫的建置工作,要補充更多重要資料進去;又譬如對於此次救災過程種種問題的了解、思考及回應。
近日閱讀許多相關的報導和文章,其中有人提到攝影記者等待獵取屍體照片的情形──為什麼「需要」受難者屍體的照片?當我試著了解問題時,想起蘇珊‧桑塔格的「旁觀他人之痛苦」,於是找出〈戰爭與攝影〉一文(演講辭)來重讀。文章裡提到在塞拉耶佛的圍城歲月裡,攝影記者被怒斥:「你在等某些炸彈爆發後去拍攝一些死屍嗎?」他們冒著喪命的高風險,不斷地蒙受嘲辱,被謔稱為「死亡天使」,但攝影記者依然在槍林彈雨裡獵取鏡頭。
這是一種怎樣的「需要」?就媒體言,是記錄真相,見證歷史,喚起人道關懷?還是將死亡商品化,提高收視率,滿足愛死慾?就大眾言,是認知現況,記憶歷史,回應倫理呼喚?還是慣性消費──坐在電視或電腦前來一場災難旅遊配早餐、午餐或晚餐,一方面滿足慾望底層的暗流,一方面慶幸自己擁有的幸福?
讀完〈戰爭與攝影〉,我同意蘇珊‧桑塔格所說的: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普通讀者 The Uncommon Reader
作者:亞倫.班奈
原文作者:Alan Bennett
譯者:陳建銘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3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858796
裝訂:精裝
幾存的書介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8746.htm
今天遇見這本小書,純屬偶然。車子送去整理,等待的空檔晃到誠品書店,看到這本體積小名稱大的書,想起吳爾芙的《普通讀者》,好奇心驅使下,拿起一翻,再放下時已讀完全書,而且嘴角還掛著笑。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完《我願意為妳朗讀》。
發現凱特.溫斯蕾真是用功的演員──看完電影之後我記得在與F討論時提到老年韓娜的聲音太年輕,原來這不是她不稱職,因為,原著第174頁如此寫道:「她的外貌像老婦人,氣味也像。我從她的聲音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些。她的聲音依然是年輕的。」我的理解是,原著所描述的人物生命狀態的某些不協調凸顯了歷史悲劇加諸於生命的荒謬性。
電影部分改動和剪裁,減弱了原著的深度,例如:麥克和韓娜的夏日戀情在韓娜離開前,已從浪漫邂逅轉變為夾雜著權力競爭而有否定、嫌惡與背叛的情形;麥克後來成為法律史學者而不是律師,對於集體犯罪的理解與譴責有複雜深刻的辯證;韓娜學會閱讀後,開始閱讀與納粹─猶太相關的學術著作,學會書寫後以簡單的文句敞亮自然四季的消息、以石破天驚之語評述文學作品;「氣味」是麥克記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韓娜生命狀態轉變的徵象;麥克和韓娜最後一次對話亦與電影大不同,除了對白有所差異之外,韓娜不是經由被麥克推開手的肢體語言,而是就在兩人眼神交會之間,韓娜明白自己並沒有在麥克的生命中佔據一席之地;麥克在韓娜死後,在獄中牢房的牆壁上發現自己大學畢業典禮上領獎的照片剪報…………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說的五十堂課》,大衛‧洛吉,李維拉譯,台北:木馬文化,2006
一本好讀而且有趣的小說理論。老練而精準的散文,本身就是好文字。信手拈來盡是經典,寫來輕鬆卻見功力,讀著讀著竟著迷起來。小說作為一門技藝,的確令人著迷。雖然,常在其戛然而止時,覺得意猶未盡。 贊同駱以軍的評語:「這本書示範了『小說是一件如此講究、高度控制、繩控繁錯的技藝』;而不是我們某些胃口疲憊耗弱的讀者所開始流行,將小說謫貶為『說故事』的說法:『我們的小說家們耽迷於文字與形式之實驗,變得不會說故事了。』」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聯合副刊上讀到洪蘭所寫的〈老師也該被教育〉,文中提出一連串的激問:
為什麼我們的老師不知道妥瑞氏症是什麼?
這個一百年前就已知的先天性的毛病,孩子不能自我控制行為,我們師資培育的體系為什麼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沒有把腦與學習的關係教予老師?
家長不知道,還情有可原,因為生活因素,可能無法接觸到許多新知,但老師是站在知識第一線的人,應該要知道,台灣不是有教師每年要進修多少時數以更新知識的規定嗎?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近日,讀了《印刻》所刊載邱妙津的大學日記。
這一次的閱讀經驗裡,一種專注的張力震撼了我。
非創作的日記不為他人而寫,是說給自己聽、寫給自己看的,獨語。邱的日記不僅是獨語,更是一種關於自我凝視的習練,所有向外投射的目光都迴返而抵達一種維繫於空無之中的目標,這目標正是自我。將自我置入目光的迴返運動中,騰空自我的週遭,不受外物的吸引或干擾,只專注於自我到自我的虛擬距離,觀看折返自身──或轉向,或折疊,或逆行,或彈回──如德勒茲論傅柯所說,「主體就如一個反抗巢穴」,在自我與欲望物質、力量關係、知識真理、永恆救贖等遭逢時,主體乃根據將權力彎曲的皺摺方向而產生。
每一次的皺摺都會引動一場抽象的內在風暴,而邱一貫以自我凝視維持其專注的張力。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一個晴朗高溫的日子,書房一室通明,看向窗外,陽光普照,亮晃晃的一片。
靜止不動的雲,亙長無際的天,你有個錯覺,彷彿世界會這樣單調地凝固著。
喔!一架飛機轟隆隆經過。人類的世界從來不是靜止的,現代人正熱衷於追逐速度,追求變化。
飛,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使Icarus和那雙蠟製的翅膀,徹底走入神話。
能飛,讓人們自由跨界,讓感官向外舒放,生活世界不斷擴大,人們看得更多,知道得更多,也要得更多。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週末的早上,你醒在床上許久,闔著雙眼任思想之舟揚帆出港,撒網捕撈前一夜傾注到記憶之海的文字。記憶之海,湧動著靈光的波浪,總叫人心隨之蕩漾。
終於翻身下床,你想起真正的大海,想起海水的氣息,海浪的旋律,想起海風拂過後留下的鹹膩感覺。可惜,還不到黃昏時分,七月的炙陽當空,柏油反射著強光,你躲回記憶之海的岸邊,掇拾沙灘上的珍貝。
居住在這一方海島,海不是隱喻,也是隱喻,詩意盈溢的隱喻,於是造就了許多愛海寫海的詩人,進入詩意的國度,遇見海,你感到心馳神迷,一如直面向海……
〈山海瀑〉/余光中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闔上《苦煉》,輕輕呼了一口氣。和多年前閱讀《哈德里安回憶錄》(光復書局)一樣,享受了豐盛的心智饗宴,忍不住讚歎:真是非比尋常的小說,真是令人折服的才女作家。
《苦煉》一書有著百科全書式的淵博知識打底,抽象的哲理思辨與具體的形象情節交錯開展,而所展現的歷史思想高度,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深刻喟嘆,尤其令人低迴反思。
尤瑟娜的歷史小說成就實在驚人,翻譯《哈德里安回憶錄》的洪藤月曾經如是寫道:「她跨越了許多令人驚訝不止的界線:身為女性而描寫羅馬皇帝之內心告白、思想和理念,身為二十世紀作家卻描繪第二世紀才子仁君的畫像,身為文人,從未參政主事,卻把宮廷朝政分析探討得淋漓盡致,身為小說家,卻窮極史籍資料,以歷史學者治學之嚴謹態度,絲毫不放過任何有關哈德里安生平之蛛絲馬跡的記載,不僅只在史籍、文學方面,同時在建築、藝術、天文、哲學、宗教各方面旁徵博引,旨在使皇帝之畫像唯妙唯肖,符合史實,其嚴謹之態度,開所有歷史小說之先河。」
對於這樣一位作家,著實心嚮往之,很想了解其創作歷程。翻閱手上兩本書,除了小說本身之外,還有導讀評介以及尤瑟娜自己的〈「哈德里安回憶錄」札記〉,於是從中選輯幾條尤瑟娜夫子自道的雋言妙語:
●重新找回某人思想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重新建立起他的書庫。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流浪者。
翻閱舊時筆記,重讀以下的書摘:
他想,世上的每件事物都需要自己去親身體驗。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聽尊長說,世界上的歡樂和財富榮華都是不好的。我如此瞭解已經很久了,但卻剛剛才親身經歷過。現在,我不僅用我的智力去瞭解這些,而是用我的眼睛,用我的心,用我的胃去瞭解。對於這一點我非常能夠明白,這是件好事。
對心中發生的轉變,他想了很久,他靜聽那隻鳥快樂的歌唱。如果他心中的這隻鳥死了,他會不會也已經死了呢?不會的,死的是別的東西,是許久以來他一直想要消滅的東西,也正是在他熱烈苦修的歲月中所希望毀滅的「自我」。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苦者。
讀完《勒維納斯》及相關幾篇論文,再觀看電影《The Pianist》,這三個字一直縈繞腦際。
從根本意義來說,德國納粹的反猶行徑是全人類的一場大災難,受苦者也不僅是猶太人。
因人的殘暴而遭受慘烈的災難,生命瀕臨滅絕的危機,受苦者要如何活下去?
親歷集中營磨難的Levinas提出「為他人」的倫理學,他堅持「他人」乃我所不是,此相異性使我得以在「向著他人」的倫理關係中與存在(Il y a,there is的無人稱形式)分離。真正可怕的不是死亡和虛無,而是存在悲劇的持續與不朽(Il y a的無休無止)。真正的超越是外在性的超越,是關注自身的堅實實體的解體,是偏離對存在本質之追求,是向著他人的升越。「他人」是無限的保證和構成,「向著他人」即追求無限的欲望。我與他人的關係是「面對面」(face á face)的關係,他人以赤裸裸的面貌向我開放,那是一種倫理召喚,我予以應答,對他負有一切責任,此責任先於我的自由。他人是貧弱者,我要以強事弱,將主體性讓位給他人,成為他人的人質,自我是一個基底,承受全世界的重量,以趨向絕對徹底的善。趨近他人使我產生倫理意識的清醒與覺悟,我通過人與人的關係確定上帝,一切都在上帝的「印跡」之中,然而上帝的印跡毫無具體的形狀,它的消失就銘刻在它的在場之中,它是沒有被存在染指的上帝,是本質的彼在。印跡是源於遠古時間的通過,印跡把我引向他人,引到「無限」由之發光的他人。
sunris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